二胎生完了,不免俗的又是母乳地獄。
不同於生完第一胎時的傻、呆、笨,第二胎至少知道生產要隨身攜帶哺乳卵磷脂。
但即使如此也是在親餵途中一度差點發生哺乳大魔王,
還好靠著「泌乳師」、「我家兒子」(不停親餵)和「卵磷脂」幫我讓乳汁流動更為順暢。
孕期吃著親戚從澳洲買回來送給我的超大顆卵磷脂,真的很討厭吞這麼大顆藥丸的我真的很難好好乖乖地吃它,常會反胃每天都不想面對🫠總是「五天曬網、兩天捕魚」的吃法,所以才會說一度差點遇到硬梆梆大魔王。
而第一胎有的小白點、乳頭破皮、石頭奶,這胎一個也都來過一輪…甚至兒子還喝到了“草莓牛奶“,某天看著喝完奶的兒子滿臉血,實在讓媽媽我嚇得不輕,確認血不是來自兒子身上時瞬間鬆了一口氣😅
還記得在月子中心時,正開心自己第二胎親餵很成功結果一個反轉就是塞住了!
塞住的前一天我還很高興的嗑掉了彌月試吃的餅乾、油飯還有閃電泡芙!結果隔天又獲得硬梆梆ㄋㄟㄋㄟ一顆。🫠
經過了泌乳顧問和月子中心護理師們的幫忙才成功順利解除這個危機。
月子中心的護理師也告知:「哺乳期請少吃炸物、奶油類點心、油飯類等含油量高的食物,真的很想吃就是吃之前先吃卵磷脂。」
總之,以下整合了我兩胎的心得和經驗歸納出幾點:
1.多吃/喝
-塞時:多吃哺乳卵磷脂、多喝”水”
-追時:多喝幫助哺乳的湯品或是哺乳茶水(哺多多)
2.多餵/擠
-塞時:親餵/擠奶完後仍需手動擠乳至排空,手擠奶的排空效果真的很好
-追時:一定要照實擠奶/餵奶以維持奶量甚至追高奶量
3.穿著合適的哺乳內衣,不適合穿有鋼圈類的集中托高內衣
-塞時:更需要穿著舒適的哺乳內衣,才不會有勒住的感覺
-追時:合適的哺乳內衣非常重要,方便親餵/擠奶也很重要
4.洗澡水溫
-塞時:水溫建議不要太高,洗完澡後可以冰敷乳房周圍
-追時:水溫可以高一些,甚至在哺乳前洗澡,我個人有好幾次洗完澡後乳
汁就開始分泌了
6.擠(餵)奶前輕輕搖晃乳房
-塞時:將硬塊搖晃搖晃,讓後方堆積的乳汁能夠移動到前方,我自己是會
邊擠邊搖晃,將多餘乳汁排除
-追時:同塞奶時的狀況一樣,就是將後方的乳汁搖晃搖晃,讓它能夠順利
分泌
上述六點是我第二胎哺乳以來月子中心的護理師的經驗分享。
需要注意的事項都差不多,但我想其中最難控制的是「吃」吧!😅
這就像大家都知道吃炸雞很不健康,可是心愛的那間鹽酥雞店還是都大排長龍一樣。
但炸雞跟韭菜一樣都是哺乳路上需要小心的食物;一個是怕「塞住」一個是怕「退掉」。
不管怎麼樣,塞住總是比追量痛苦,所以就已經全親餵半年的我來說,
是以「不忌口的大吃大喝且不塞住」為目標。
畢竟餵奶需要保持「愉悅的心情」而這些不健康的高油高糖食物又是我的心靈支柱,
所以就是要靠孕哺兒的卵磷脂來幫助我實現這個目標。
每天起床就是一包孕哺兒的菁鑽卵磷脂多機能細末,裡面添加了真珠粉及金絲燕窩,
不僅能讓自己開心吃東西,還有金絲燕窩及真珠粉能保養母體。
酸酸甜甜的味道一點也不難入口,成分含有牛奶鈣,所以奶味也是蠻重的,
有種再吃草莓牛奶粉的感覺,終於不用再吞大顆膠囊了。
塞住問題解決後,接著就是怎麼達到供需平衡,讓寶貝每天都有ㄋㄟㄋㄟ buffet可以喝,
我們家自從大寶來了後,基本上就沒有開伙了,每天外食要喝足湯湯水水實在很難,
這時候孕哺兒的哺多多哺乳茶就給了我一大助力,沖泡的方式可以自行調整濃淡,
對於我這個愛喝濃茶的媽媽來說真的很方便。
建議是餵(擠)奶前20~30分鐘前飲用,但我都會忘記先喝,都是一邊餵一邊喝。😅
50ml的水約一湯匙,覺得太淡了也可以自行再補充一些。
我自己是喜歡1.5湯匙搭50ml的水,給大家參考參考~
孕哺兒:
官方網站 https://www.mamacare.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mamacare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macare.tw/
以上個人經驗談分享給正在哺乳路上的媽媽們,孕哺兒讓我們在哺乳的路上不孤單。
相關文章: